此外,虽然我对消费跟白马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处在人云亦云的滞涨阶段,对于周期还能持续多久,为什么铁矿石再往下走,而炼焦煤还在往上走?请教下左博士。
日前,中煤集团首批冬季供暖煤炭正式装车发往辽宁省大连市裕丰供热集团。为全力引导煤炭价格理性回归,服务能源大局,中煤集团第一时间作出承诺: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间,环渤海港口下水的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动力煤平仓价在1800元/吨以下;50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在1500元/吨以下;4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在1200元/吨以下;上述煤种之外的高卡动力煤价格不超过2000元/吨。
面对能源供应紧缺的严峻形势,中煤集团除保证企业长协兑现之外,还新增了1648万吨的保供任务,对应东北三省、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煤炭保供。据了解,1-9月,中煤集团累计完成商品煤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4.3%,煤炭贸易量2.89亿吨,同比增长17.3%,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率接近100%。中煤集团将带头发挥能源央企顶梁柱和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践行保供稳价责任,办实做好煤炭稳价保供头等大事、民生实事。与煤炭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连日来,中煤集团销售的煤价接连爆出最低据悉,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主产区也将很快有所动作。
据市场最新消息,坑口5500大卡的煤炭煤价从10月27日起将不超过1200元/吨销售,目前驻山西区域的中央煤炭企业已经率先动作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专题视频会议要求,晋陕蒙三省区要抓紧组织摸底排查,分类加强监管和清理整顿,对合法合规存煤场所建立报备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对未经批准以及未办理用地、环保、安全等手续的存煤场所依法取缔,严厉打击利用违规存煤场所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煤炭经营市场环境。此前,山西省已经安排保供十四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
国庆节过后,市场刚需仍存,卖方市场格局依然存在,煤炭供应形势未得到全面缓解,优质煤依然紧缺。但有关研究机构认为预计实际可释放产能规模约4500万吨左右。今年以来,受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和国际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消费超预期增长,煤炭供需偏紧。通知提出按照增产保供有关要求,将2021年1-8月已完成全年产量的煤矿列入保供煤矿(与国家及山西省之前确定的保供矿重复的不计入产量),四季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组织生产,四季度增加产量预测2065万吨;对2021年山西拟核增产能的98座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四季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按照拟核增产能后的产能生产,同时启动核增手续办理工作,四季度增加产量预测802.5万吨。
经统计,这72座煤矿共核增产能9835万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保供任务,一经发现,将采取通报、纳入失信企业名单、不予核增产能等惩戒措施;各重点产煤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纳入保供范围内的煤矿,加大保障正常生产建设支持力度,确保煤矿增产保供,保供煤矿包括多家民营矿。
截至10月初,鄂尔多斯全市正常生产煤矿225座,产能6.4亿吨/年,全市日均产量超210万吨,达到今年以来高峰。陕西省编制了国家下达给陕西省保障湖南、湖北等14省份3900万吨煤炭的任务分解表,协调落实省内火电企业四季度保障发电供热用煤926万吨需求据《财新》报道,山西承担的长协煤源保障任务达到5300万吨。山西是2020年国内产煤量最大的省份,全年生产原煤10.63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
会上,山西与河北、山东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依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 晋陕蒙三省份陆续公布今年四季度煤炭长协保障供应量约1.45亿吨。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产煤大省山西也将承担长协煤源保障任务。这14个省份包括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河南、海南、山东。
此外,据陕西省发改委官网10月1日消息,陕西省发改委积极主动履行煤炭区域协同保供职责,会同各产煤市、省内重点煤炭生产企业迅速摸查全省煤炭产能,编制了国家下达陕西省的保障湖南、湖北等14省份3900万吨煤炭任务分解表。近期,东北、华南、华东地区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的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导致停工停产、有序用电乃至拉闸限电现象。
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四季度煤炭中长协保供合同对接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由鄂尔多斯市29户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全部承担18个省区(市)5300万吨煤源任务,其中黑龙江省由国家能源集团准能公司、珠江集团、汇能集团和皖北智能麻地梁煤矿解决保供煤量600万吨;吉林省由国家能源集团准能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蒙泰集团等6家煤矿企业解决保供煤量350万吨;辽宁省由淮矿集团、伊泰集团、铁法集团等6家煤矿企业解决保供煤量300万吨;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四省由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公司解决保供煤量790万吨;其他省区(市)也已全部落实,正在与鄂尔多斯市重点保供煤炭企业对接,保供煤量3260万吨。据微信公号鄂尔多斯市能源局10月2日消息,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煤源保障要求,国家下达内蒙古自治区保障落实18个省区5300万吨发电供热用煤任务,在自治区能源局指导下积极协调市内各大煤炭企业对接相关省区,不折不扣落实保供任务
依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 晋陕蒙三省份陆续公布今年四季度煤炭长协保障供应量约1.45亿吨。这14个省份包括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河南、海南、山东。会上,山西与河北、山东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据《财新》报道,山西承担的长协煤源保障任务达到5300万吨。山西是2020年国内产煤量最大的省份,全年生产原煤10.63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近期,东北、华南、华东地区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的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导致停工停产、有序用电乃至拉闸限电现象。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产煤大省山西也将承担长协煤源保障任务。此外,据陕西省发改委官网10月1日消息,陕西省发改委积极主动履行煤炭区域协同保供职责,会同各产煤市、省内重点煤炭生产企业迅速摸查全省煤炭产能,编制了国家下达陕西省的保障湖南、湖北等14省份3900万吨煤炭任务分解表。
据微信公号鄂尔多斯市能源局10月2日消息,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煤源保障要求,国家下达内蒙古自治区保障落实18个省区5300万吨发电供热用煤任务,在自治区能源局指导下积极协调市内各大煤炭企业对接相关省区,不折不扣落实保供任务。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四季度煤炭中长协保供合同对接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由鄂尔多斯市29户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全部承担18个省区(市)5300万吨煤源任务,其中黑龙江省由国家能源集团准能公司、珠江集团、汇能集团和皖北智能麻地梁煤矿解决保供煤量600万吨;吉林省由国家能源集团准能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蒙泰集团等6家煤矿企业解决保供煤量350万吨;辽宁省由淮矿集团、伊泰集团、铁法集团等6家煤矿企业解决保供煤量300万吨;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四省由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公司解决保供煤量790万吨;其他省区(市)也已全部落实,正在与鄂尔多斯市重点保供煤炭企业对接,保供煤量3260万吨
指标显示,1-8月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7100.5亿元,同比增长16.5%;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较上年增长1.6%、13.4%和7.2%。指标显示,1-8月份,4312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17857.5亿元,同比增长39.3%,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行业高约15个百分点;营业成本11615.9亿元,同比增长26.1%;应收账款3859.2亿元,同比增长34.0%;利润总额3290.3亿元,同比增长145.3%。
1-8月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合计63137.6亿元,同比增长8.3%;负债合计41795.8亿元,同比增长8.8%;资产负债率66.2%,比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1-8月份,煤炭行业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行业营收及利润双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略有增加,应收账款增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日前,2021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公布
1-8月份,煤炭行业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行业营收及利润双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略有增加,应收账款增加。1-8月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合计63137.6亿元,同比增长8.3%;负债合计41795.8亿元,同比增长8.8%;资产负债率66.2%,比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
日前,2021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指标显示,1-8月份,4312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17857.5亿元,同比增长39.3%,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行业高约15个百分点;营业成本11615.9亿元,同比增长26.1%;应收账款3859.2亿元,同比增长34.0%;利润总额3290.3亿元,同比增长145.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指标显示,1-8月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7100.5亿元,同比增长16.5%;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较上年增长1.6%、13.4%和7.2%
通过安全高效煤矿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化。建成千万吨安全高效煤矿48处,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7.2%。总结多年来的安全高效煤矿的建设成就和宝贵经验,主要表现在:(一)保障了国家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上世纪90年代初,安全高效煤矿建设初始,承载了缓解能源供需紧张,保障国民经济用煤需求的使命。2000年,全国百万吨采煤队仅有78个,到2020年,百万吨采煤队已达到595个,其中建成7个千万吨采煤队。
报告指出,自1992年原煤炭工业部提出开展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到2007年更名为安全高效矿井,我国安全高效煤矿的建设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矿区土地复垦率57%,比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973处安全高效煤矿中,共1244个采煤工作面,其中采用全套国产设备的采煤面达到1121个;部分采用引进国外设备的采煤面有120个;全套引进国外设备的采煤面仅3个。部分安全高效煤矿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如上湾煤矿8.8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曾创出了装机功率、采高、设备总重量、回采工效四个世界第一。
据统计, 2019年末共有99处安全高效煤矿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41处,占当时全国智能化工作面总数的70.5%。(八)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自2006年以来,中煤协会一直将安全高效煤矿建设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编制《年度报告》集中反映煤矿的建设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